•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科技动态

关注今日:2 | 主题:423203
论坛首页  >  医药生命科学动态跟踪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社会人文】辉瑞明年将公开医务人员的“灰色”收入 [精华]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我的老罗
我的老罗
放射科
铁杆站友

  • 21
    积分
  • 26
    得票
  • 54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1年零340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其实类似的新闻版内以前也有,我们还是要从原文去理解。辉瑞不可能承认自己给医生灰色收入,所以我们要谨慎看待这样的新闻,也许药企公开的只是一部分正常的劳务费用,而某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人为加上自己的理解,盖上相应的帽子。

辉瑞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之前礼来、GSK都有过类似的举动,以后还有更多的公司会效仿。但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大趋势。

                        ——胭脂

丁香博客精彩评论:

施行医生阳光收入法是必然趋势


辉瑞公司最近宣布,它将开始公布公司支付给医生的财务报告。这是美国医药大公司中继礼来,默克和葛兰素史克公司之后第四家公司实行类型医生收入阳光法的举措,所有这些自愿公布药厂支付医生费用的报告的计划都是在国会调查施压下, 在过去几个月里陆续开始宣布实施的, 这不仅代表了行业内的明显发展趋势, 也将成为美国国会在医疗改革方面立法议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段时间以来,医疗保健领域已经越来越趋于达成行业内的共识, 即需要更加透明化地披露医生和医药行业间的财务关系的。美国共和党参议员 Chuck Grassley 强克-格拉斯利,是这方面议案的领军人物,他领导的小组一直在调查和寻找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秘密付款交易, 他一直在努力推动新的一项法案在国会通过,要求医药工业界广泛披露支付医生的金钱数目和细节。

好几个州已经通过各自的法律,要求工业界披露其付款给医生的数目和名单。医药工业界担心各州政府通过的不同法律将使得这方面的监管更加复杂化和难以实施, 因此又回过头来,寻找联邦政府, 希望出笼统一的法规, 对业内支付医生的做法给予规范化的披露。

对于这一切,不过,尽管格拉斯利议员提出的所谓"医生支付阳光法案" 得到好几位民主党参议员,如 Herb Kohl 和 Amy Klobuchar 等共同赞助和联合提案, 但真正要达成统一方案在掺众二院通过和具体实施, 恐怕还要等待多时, 目前主要仍将依赖企业制订更为严格的披露政策 比较现实。看来各大药厂为了赢得公众的信赖, 也是愿意积极配合.

辉瑞公司和礼来公司都说,他们将报告所有支付医生总额超过500美元左右的数目和名单. 这与格拉斯利的议案仍然有区别. 后者提议的法案将要求披露所有支付医生款项超过100美元的信息。该法案还要求披露的一个相当全面的各种名目的支付,包括那些用于研究,咨询,教育,旅游,讲费和赠款。目前医药公司自律约束的报告披露, 与国会讨论的法案细则仍有不同,但总的来说,药厂的披露大多数还不这么面面俱到, 或许药厂希望自己先动手有所表示诚意和行动,来换取国会和民众的谅解和宽容。医药公司太需要做形象公关补救工作了。

另外在医院方面,已经有著名的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和宾州大学医学院已经表示要公开医院所有医生接受药厂和器械商赞助和支付费用的数目和名单,让患者知情医生与工业界的关系,由患者自己把握选择什么样的医生对自己最合适。

看来无论是从工业界,学术界,国会,民众和舆论角度,医生作为高收入群体,一直以来与工业界走得太近,现在该是保持距离和透明的时候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辉瑞不是第一家自觉推行医生支付阳光法的药厂,也不是最后一家。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至于什么时候会影响到中国的临床医生,要快许在今年,也慢可能在若干年之后。因为对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很难实行多国多制方针。所有财务信息披露,都要一视同仁。

但愿中国也能实施官员和医生阳光收入法,但前提是要让医生收入大幅度提高。如果医生要为养家糊口担心,要为被人大骂砍人而受惊,这个国家的医疗体制改革怎么能成功,服务医疗百姓的主力不幸福,怎么会让受其服务的对象满意和幸福?

http://www.dxyer.cn/jinwsapa/article/i7998.htm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09-02-16 14:12 浏览 : 33745 回复 : 265
  • 投票 3
  • 收藏 10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胭脂 编辑于 2009-02-19 17:55
  • • 一个读研期间执医四战四败的医学生内心独白
楼主 我的老罗
我的老罗
放射科
铁杆站友

  • 21
    积分
  • 26
    得票
  • 54
    丁当
  • +1 积分
  • 2楼
全球最大的药品制造商、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将于明年公开医务人员的“灰色”收入!昨天曝出的这则消息,仿佛一颗小石子,将“药厂与医院、医药代表与医生”这夹杂着利益关系的水潭砸出了几许浪花。

据媒体报道,一种治疗小儿退烧的中成药出厂价不过4元,但经过医药代表等中介人员、中介渠道的层层加码,最后病人为此实际付出的价格竟为24.5元。在“以药养医”利益链的作用下,“看病难”、“药价贵”已经成为老百姓感受最深的问题之一。辉瑞这条美国鲶鱼,能否搅动中国医药的“潜规则”?

个人年收超500美元将公布

  “公开的对象包括能够开处方药的医师,进行医疗试验的主要机构以及辉瑞赞助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而公开的收入包括临床开发和商业咨询收入、临床试验收入、医学研究收入以及午餐费等项目。年总收入超过500美元的都在公开范围之内。”辉瑞在其官网上这样发布。

  据悉,辉瑞将从明年年初开始逐步公布“报酬”的内容,计划公开的对象为所有有权开处方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助理医师及护士等,凡是数额超过500美元一年的,均在需要公开的范围之列。

辉瑞:公开的是“正常收入”

  而当记者联系上辉瑞方面后,相关人士强调,“灰色”这个字眼往往含有贬义色彩,辉瑞公开的是医务人员的正常收入。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医务人员的部分“灰色”收入,恰恰是以“咨询费”、“科研费”等面目出现的。

  事实上,在辉瑞之前,美国另一家医药巨头礼来公司已经率先表示,将对外披露其向全美各地的医生所支付的咨询费、演讲费和其他服务费用方面的信息。

  两家医药巨头的做法并非“一时兴起”。根据美国《医生报酬阳光法案》,制药厂和医疗设备公司以“直接、间接以及通过代理、下属单位和第三方”给医生的费用和福利必须公开,这意味着,那些用医药企业的资助在昂贵酒店组织医学会议的单位,比如大学和一些小公司,都要公开自己开给医生的“礼单”。

在华是否公开还在商谈

  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辉瑞会否在华实行同样的措施?记者从辉瑞全球总部了解到,由于各国的法律法规各不相同,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目前辉瑞正在全球范围内与有关方面商谈,确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信息公开的适当方法和范围。

  具有参照意义的是,在我国,医药代表向医生提供报酬的做法近年来颇受质疑。少数医生被指责为医药企业变相推销药品,而对因此所获取的高额回报则闭口不谈。有人甚至认为,这正是导致药价居高不下、医疗腐败的源头。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就曾代表百家药企多次上书,在向国务院递交的《关于改革“以药养医”机制的建议》中,包括石药、鲁抗等国内药企巨头在内的100多家药厂认为:单纯的药品降价,不能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而“以药养医”这个体制性顽疾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建议对“以药养医”的这种体制进行改革。

医改方案起草者表示:医务人员收入公开有必要,但有难度

“公开医务人员收入是有必要的。 ”医改方案起草者之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表示:“但是应该分类来看,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收入应当公开,公立医院是公共服务的标杆,医务人员的收入应当公正公开。而私立医院公开的难度则比较大,因为各项收入的来源不清。 ”

目前很多医药代表通过给医生回扣来推销药品,导致药价居高不下。杨燕绥表示,造成当前“以药养医”的原因,是由于当前医院的公益资金来源不清,而把回扣当成医院资金来源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分清医疗服务的分类,对于公益服务中的公立医院,其公共支出应当建立完善的预算决算机制,充分解决医生薪酬、医院发展资金、经营资金的来源问题。

“现在的医药行业两极分化很严重,一般的外科、中心医院的收入非常高,而有些偏远地区医院的收入则很低,主要是缺乏规划治理造成的,当医院收入不能够补偿其人力、设备等成本时,就会收回扣。 ”

“医药代表和医院这样的关系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疗腐败。”杨燕绥表示:“当前医疗改革的方案仍缺乏对利益相关者等一些因素的考虑,医改的执行方案应当对这些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划。
人民网
2009-02-16 14:13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胭脂 编辑于 2009-02-19 17:53
  • • 国家卫健委:石家庄2家医院院感防控不力致出现14例关联感染
1960101yzd
1960101yzd

屏蔽用户

  • 2
    积分
  • 12
    得票
  • 354
    丁当
  • 3楼
在中国公开?他想自寻死路了
再说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先管好人民公仆再说医师吧
2009-02-16 16:04
  • 投票 5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酚酞片严重不良反应被禁用?你了解吗?
burenbulei
burenbulei
肝胆外科
铁杆站友

  • 21
    积分
  • 3
    得票
  • 175
    丁当
  • 4楼
国内的医疗存在体制的问题,全民医保实现不了,谈什么“看病贵,看病难”

仅仅公开某些收入,或者是打破医生与药商之间的某条链条恐怕解决不了顽疾

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希望卫生部的领导们好好想想,同样是受人尊重的职业,与教师之间差距咋就这么

大呢?
2009-02-16 16:38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首张“新冠患者分子全景图”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